目前,初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的话题当下热度很高,同样对于初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记录表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不妨同康晓百科聊一聊这个有关话题。
导读目录如下:
如何给初中孩子做心理疏导?
要多和人交往,认识好朋友,和父母、老师、朋友们聊聊天,设想一下未来把心中的苦闷说出来,痛苦就减轻了一半。
实在找不到人说,就写一篇日记或是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把心中的不满和想法都发泄出来,心情就会好起来的。总之孩子们的心理疏导,一定要引起重视。要多方面努力,自己也要学会给自己减压。
中学生如何克服焦躁的心理?
对于具有焦虑症反应的学生,首先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摆正外部世界和自我的关系。
而且要鼓励焦虑的中学生说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缓解压力,通过暴露内心困苦和恐惧,释放他们长期以来因被压抑而积累起来的心理疾苦。
此外,还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来帮助他们分析产生焦虑心理问题的根源,指出学生产生焦虑心理活动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从而使他能正确把握自身的心理活动。
如何进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发展,既然是处在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阶段,那它就是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转变过程,儿童、少年的模式被打破,成人的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呈现出一种不平衡和不稳定的状态。有人把这一过渡性特点叫做“成人感”与“孩子气”的矛盾。那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1.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孩子自认为已经是个大人了,独立性意向、自尊心十分强烈。一方面想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教,希望家长和成人把他们不要当小孩子看待,希望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尤其反感父母那种絮絮叨叨的管教。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把过去的自己看作“幼稚的小孩子,力图与过去的“我”一刀两断,常常通过口头或行动方式宣传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有的心理学家把这种企图在心理上与对父母的依赖决裂,与自己的儿童时代决裂的现象叫做心理上的“断乳”。但是这种“断乳”却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之一,事实上中学生并未成熟,在认识、情感、行为上均未摆脱孩子气,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其他方面也不具备充分独立的条件。第二,现在许多学校也不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比如一些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学生不仅知识面狭窄,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第三,我国现阶段传统的家庭关系中父母一般不十分鼓励子女尽早独立,以至于上了大学、研究生,经济上还要依赖父母,特别是许多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或望子成龙心切,或百般呵护,使中学生的依赖性往往还相当强,甚至有的孩子虽已独立工作、独立生活,但心理上、行为上仍然对父母十分眷恋依赖,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较差。比如许多学生考上大学后,入校报名时总是要由父母亲属护送;一些学生不知道手续怎么办,只好由父母跑前跑后到处奔波;一些学生连床都不会铺,仍由父母代劳。他们是被社会舆论称为“抱大的一代”。这种情况应引起家长们的深思。
2. 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有限的认识水平的矛盾
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十分强烈,对什么问题都想问个为什么,想学习、想思考、想探讨,但由于知识经验有限,思维水平有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常会发生无目的、无计划、不加分辨、急于求成的学习和吸收。一个时期之所以出现许多中学生热衷西方哲学的一些观点的现象,如尼采的超人意志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等,与他们心理上的这种矛盾不无关系。
3. 闭锁性与强烈地要求交往、要求理解的矛盾
所谓闭锁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的。中学生由于思维的发展,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广泛性、深刻性的发展,尤其是对新的自我的发现,心理活动开始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指向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加之相应的独立性与自尊心的发展,便失去了儿童时期的外露、直爽、单纯、天真等特点,出现了心理活动的闭锁性。这种闭锁性首先表现为出现了“内心的秘密”,“自我交谈”的时候增加了,开始要在自己的房门、自己的抽屉上上锁,反感别人随便翻动他的东西,在没有人的时候写日记,自己向自己倾诉内心的秘密。同时在与人交往中变得不那么坦率了。比如我们问儿童某些问题时,他们可以不加考虑直截了当地回答,而问到中学生时,他们往往要考虑很多,有时坦率、直接、真实地回答,有时则不然。
中学生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不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交往中要求较高,选择条件苛刻。因此,他们不仅与父母、师生之间不易达到心理相通,在同龄人之中也不容易找到真正“心心相印”、“相互理解”,能够产生心理共鸣的知音,因而常常感到不易被别人理解,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觉。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要求,中学生却强烈地想与人交往,得到理解。这一矛盾常常使孩子不能平静,个别人甚至变得性情孤僻。
4. 自主性与被动性的矛盾
自主性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主观心理状态的一种倾向性,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的心理活动的自觉主动性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发展了,但总的来讲,在青年期以前孩子们的认识和行为还更多地由成人帮助进行控制调节,只有到了青年期,随着大脑的成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才出现了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这时起,孩子作为个体来讲更加积极主动。无论在认识上、情感上、行为上都力图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地去思考认识、去体验、去行动。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他们要求并努力辨别是非真伪;在行动中他们努力按自觉确定的目的去行动,在各种活动中他们努力控制调节主客观之间的关系,并在活动结束时竭力总结经验教训以进一步确定自己今后应该怎么认识、怎么行动。但另一方面他们不善于自觉主动地控制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相应的外部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被动盲目性。比如在情感和理智的关系上,中学生非常想同成人那样控制自己,但因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却常常办一些傻事、蠢事,以至令其后悔莫及;常常跃跃欲试地想克服困难,完成确定的任务,但由于对任务本身的意义认识不足,或对客观上的困难估计不足,或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觉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水平的能力不足,而不能坚持始终。
5.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中学生满怀 *** ,富于理想,勇于追求理想,追求美好事物,因此常对社会、对国家、对自己进行种种美妙的设计。这不仅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还由于富于 *** 的特点和逻辑思维的发展,驱使他们能反映现实环境并推测未来。但他们的 *** 尚不稳定,社会地位尚未独立,知识经验积累得还不足,因为他们考虑问题还未能完全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这又使他们不善于认识和对待现实,不善于在理想鼓舞下立足于现实去奋斗,对现实与理想的认识和设计缺乏稳定的意识倾向,往往只求得在想象中的心理满足,或者以错误的、片面的选择来对待理想与现实,不善于将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
综上所述,中学生处在人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心理变化发展到成熟时期。心理发展的急剧性和矛盾动荡性,使孩子心理发展具有空前的速度和加大的动力。个性心理发展趋向稳定和倾向及心理内容的社会性的发展又增加了他们心理发展的选择性。因此,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个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初三学生压力太大,如何调整心态?
一.运动减压的方法
舒缓压力的小技巧
1.深呼吸,数到8。吸气,同时默默的数到8,保持你的呼吸1到2秒,然后慢慢的呼气同时数到8。重复多次。这个简单的方法不仅可以提升你的能量,改善你的记忆还能很有效的控制你的压力。
1.点根蜡烛。芳香疗法可以缓解压力,薰衣草已经被证实可以缓解有精神压力引起的心血管不适。如果你是那种压力大了就猛吃的人,试着用你左边的鼻孔闻闻蜡烛的香味,因为相应的一侧是控制情感的大脑,这会帮助你缓解你的焦虑和紧张。
1.睡觉之前关上所有电子产品。睡觉之前你要理清你的思绪。这可能是所有这些方法里最难做到的。充足的睡眠(一般是7-8个小时)可以使你从压力中解脱出来。而要想获得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关掉电视,电脑和手机吧。
三.食物减压的方法
1.吃喜欢的东西可助改善情绪满足口腹之欲,确实可以让身心感到愉悦,但是究竟吃什么会让人感到快乐或舒缓压力,相信是许多人都很想知道的。当你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午餐一定要有针对性。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硒元素的食物,比如大蒜、鱼类;富含维生素B的各种谷物也具有很好的减压效果。
草莓也可以缓解紧张情绪,特别是草莓里的果胶能让人产生舒适感;吃巧克力等一些甜点也会增加人的幸福感,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收信息的能力;同时,一杯冰咖啡也具有很好的宁神减压作用。
运动减压的方法
当你学习效率低下,看不进书,这个时候更好的方法就是锻炼身体,运动能够增强血流量,包括脑血流量,并且运动本身倡导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尤其是团队合作性的运动项目,这些都有助于缓解紧张和压力,但是运动量应该要掌握适度的原则。研究表明,轻度的运动有助于减压,但是过量的运动事实上可能使情况更糟糕。
学生不能一味的读书,要劳逸结合。体育运动是应对压力的更佳办法之一。在灿烂的阳光下绕着学校跑一圈,呼吸新鲜空气,能感受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浆果类水果
浆果类水果,一直因其富含抗氧化成分而广受大众喜爱,其可以预防早熟衰老症及缓解一些慢性压力。食用之后,其还可以调节释放到血液中的糖分。因此,当你想食用一些甜点或甜食时,首选便是树莓、草莓、黑莓和蓝莓这样的浆果类食物。因为浆果类不同于其它一般的水果,它会在大肠内会产生轻微的发酵作用和少量气体。由于慢性压力会影响饮食消化,因此当你处于重压时,使用浆果类食物非常有益。
洋甘菊
你可能知道洋甘菊是可以放置在床旁的安神植物,其通过释放氨基乙酸来镇定高度紧张的神经系统。同时,它也提高了一种名为马尿酸的水平,可以对抗传染病,这些在你神经高度紧绷的状态下是至关重要的。饭后饮用洋甘菊茶品也可以解决一些由肠道应激综合症所产生的消化问题。
黑巧克力
如果你正为自己食用高热量的巧克力而感到愧疚,那么大可不必。压力会使我们想吃甜食及一些油腻食品,如若发生此类情况,因为巧克力可以在脑内释放对抗压力的内啡肽,吃一些黑巧克力便可成功化解。研究发现每日食用40克的黑巧克力便可有效对抗压力。但请注意要选择那些未加工的巧克力,例如可可豆或可可粉含量为70%以上的黑巧克力。
合理定位锁定目标
不少新初三生已经开始准备迎接初三生活了。有的学生在假期报了辅导班,有的学生早早就到书店买了大量辅导书,大家都憋足了劲迎接初三。新初三生之一步是要找好自己的位置,通过对自己过去成绩的分析,合理定位,锁定合理的目标。比如中等生要求自己在初中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在学习上突飞猛进,赶超学习成绩更好的学生,就不现实。
学会放松实现目标
往年不少学生进入初三后,因考试多,压力大,容易急躁,尤其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更容易心态失衡。
中考是知识的较量,更是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比拼,心态好的考生往往最后发挥较好,心态不好的考生容易发挥失常。因此,学生进入初三后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放松。面对每一次考试,不论结果如何,学生都要学会调整心态,告诉自己只要尽力就行了。
新初三生可以通过听音乐,和同学、老师交流来调整心态,放松心情,也可以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喜爱体育的学生可以打打球,爱唱歌的学生可以唱唱歌。
"
中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方案?
1.建立关系 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辅导有效的前提。
2.摸清情况 详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如学习情况,情感生活,与同学及父母关系等,目前存在的困境,3.确定辅导目标 通过与学生讨论,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可根据学生需要确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4.确定辅导时间及地点 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定时定点为其辅导,并定期检查辅导效果,调整辅导方案。
以上,就是初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初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记录表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康晓百科网。
发布评论